近期,江西多地开展了交通运输“执法体验周”活动,不一样的角色和视角获得了群众广泛“共情”。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突出问题导向,清理整治执法领域各类顽瘴痼疾,强化建章立制,推动长效常治,切实维护交通运输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厅长王爱和表示:“我们坚持整治和为民两手抓,严管和厚爱相结合,切实推进执法利民,为人民群众出行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优质的交通运输保障。”
江西交通分批次组织12个以厅级干部为组长的整治督导组,深入94个地方交通运输执法机构和2个厅属单位开展专项督导和“回头看”,累计督导55次,走访企业1604家,座谈从业人员5337人次,暗访执法场所194个。截至目前,江西通过自查自纠共排查出有关问题407项,均已整改到位。
江西交通坚持开门纳谏,将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结合起来,通过多种方式广泛听取和收集企业、群众对交通运输执法工作的意见、建议。整治行动开展以来,江西交通通过12328电话共受理执法投诉类举报885次,处理849件。
“一县一室”警示教育点
《江西省大件运输许可服务与管理实施细则(试行)》 规定,起运地为江西的三类大件运输在作出许可决定前必须组织现场勘验,可在实际开展工作时却遇到了难题。三类大件运输车辆通常在办理超限运输许可证的过程中就先行将货物装上车,如果车辆在未发证状态下前往相关路政大队勘验,势必会造成违法超限运输。
为解决这一问题,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部门主动担当,对距离路政大队不足50公里的勘验车辆,主动提供上门服务。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江西省交通运输执法部门对省内起运的三类大件运输车辆主动上门勘验849次,平均缩短审批勘验时间1天以上。
严管执法、厚爱群众,服务型执法理念贯穿江西交通运输执法方方面面。江西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一县一室”建设,通过设置交通运输执法教育警示室,对轻微违法行为以教育警示为主、处罚为辅,讲清违法危害、法律责任和救济途径。
短短20天内,萍乡市就在全省率先建成“一县一室”并投入使用,教育警示室不仅可以观看警示视频,还提供饮水、休息等服务,在执法过程中较好发挥了“缓冲器”和“润滑剂”作用。目前,江西省试点建设34个“一县一室”警示教育点,出台首违轻微免罚事项清单41项,办理免罚案件3377件、减轻处罚296件。
九成以上群众诉求
将在执法一线合理化解
日前,《江西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队伍素质能力提升三年行动工作实施方案(2021—2023年)》出台,从提升政治素质、专业素质、执法能力、服务质效和夯实基层基础5个方面,细化部署了17项工作,要求各级交通运输系统分期、分批对本单位全部执法人员进行轮训,推进综合业务素质提升。
江西将深入推进交通运输执法“四基四化”建设,切实发挥基层执法作为行业管理“最后一公里”的重要作用,力争到2022年建成高效便民执法服务工作机制,90%以上群众诉求问题在基层执法一线合理化解;到2023年,全省“四基四化”达标基层站所达80%以上。
据了解,江西还将制定《江西省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事项目录》,修订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清单,做到执法行为过程信息全程记载、执法全过程可回溯管理、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