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指出,伴随数字技术发展兴起,数字技术与制造业等各领域的渗透融合不断加深,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规模持续扩大,数实融合成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从数字经济规模来看,洪勇列举一组数据,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统计,2017年到2021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从27.2万亿元增至45.5万亿元,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年均复合增长率达13.6%,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32.9%提升至39.8%。数字技术正在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从基础设施来看,洪勇指出,移动网络由4G迈入5G引领时代。截至2021年底,我国已建成142.5万个5G基站,总量占全球的60%以上,实现覆盖我国所有地级市城区、超过98%的县城城区和80%的乡镇镇区,5G用户数达到3.55亿户,数实融合的基础不断夯实。
“各行各业已经充分认识到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性,工业互联网成为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有效方法,服务业数字化转型持续活跃,农业数字化转型初见成效。”洪勇说。
他指出,随着数实融合不断渗透到各领域,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我国数字产业化规模达到8.35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1.9%,占GDP比重为7.3%;当年,产业数字化规模达到37.2万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7.2%,占GDP比重为32.5%。
分领域来看,洪勇表示,2021年,我国产业加速数字化发展,一二三产业渗透率分别为10%、22%、43%。数字经济由消费领域正在向生产领域扩展,第三产业数字化渗透率近年来有所放缓,但是一二产业,特别是第二产业工业方面的数字化渗透率正在提升。
“这也加速推进消费互联网转向产业互联网,将消费端数据注入制造端,帮助制造企业实现以销定产。”洪勇说。
他举例称,以服装业的C2M反向定制为例,利用人工智能技术3D试穿打样,让“按需生产”规模化实施。同时,智能调度让生产线具备极度柔性制造能力,进而缩短交货时间、减少库存、提高效率。
“从这个角度看,数实融合拉近了企业与消费者的距离,使企业步入价值链高端环节,也成为推动相关领域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洪勇说。在他看来,数实融合已经成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必然选择,不仅能够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C2M,也将助力中国制造更好地“出海”。
但是,数实融合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洪勇列举称,行业间、地区间、企业间发展不平衡,存在数字鸿沟;传统企业数字化转型中面临“不会转”“不能转”“不敢转”的顾虑;数据资源共享、传输、处理存在挑战等,都制约着数实融合发展。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洪勇给出四点建议:一是完善市场营商环境,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二是发挥行业协会的作用,推进行业标准制定,设立公共服务平台和经验交流平台,让更多企业可以享受服务,沟通交流经验;三是强化国际合作,建立重点项目合作机制,开展国际合作应用示范,探索跨境数据流动规则;四是提升人才队伍水平,优化差异化培训体系,大力推动产学研合作,推进国内外人才流动便利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