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性物流中心,是济南建设现代泉城进程中着力打造的四大中心之一,对于济南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近日,济南市政协召开专题协商会,为济南打造全国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言献策。
2015年济南市社会物流总额达1.9万亿元,同比增长9.7%,居山东省第4位;物流增加值424亿元,增长6%,居山东省第2位;物流相关产业固定资产投资318亿元,增长39.5%,居山东省第7位;全市各类物流企业1万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189家、3A级以上企业19家(5A级企业3家)、收入过亿元企业20家。
作为省会城市,物流业却不能跻身第一集团,多少有些尴尬。“虽然近三年来,济南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3.4%,但总规模仍低于青岛、临沂、烟台和潍坊。”山东大学物流研究所所长彭志忠称,相较于上述四市,济南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相对滞后,规模以上企业占比不足2%,缺少在全国行业中能起到引领作用的有规模的本土综合物流企业。
根据济南出台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建设三年行动纲要》,到2018年,全市社会物流总额达到2.8万亿元,列山东省第3位,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位次前移2位。全市规模以上物流企业超过300家,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4家。要实现上述目标,对症下药极为关键。
济南物流业的规划布局似乎没有跟上发展步伐。彭志忠认为,当前全市物流资源相对分散,集约化程度低,产业集聚能力不强,区域发展特点不明显,同质化竞争现象严重。山东佳怡物流集团公司总裁孙倩则表示,济南物流业的发展缺乏系统科学的战略研究和发展规划,“二环内的城市空间聚集了大量的临建批发市场和物流场院,阻塞交通带来消防隐患的同时,也阻碍了城市空间的拓展。”
如何强筋健体?“对于打造我市‘一横两纵三枢纽两基地多园区’的区域物流节点布局体系,我认为是符合目前济南实际的,同时希望能够有针对性地出台相应的引导政策。”济南零点物流港董事长滕善明说。
“物流中心建设必须加强物流园区统筹规划建设,实施产业融合与产城融合战略。”济南市政协常委、济南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马黎明建议,加强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及产业规划衔接,依托公、铁、航等重大交通枢纽,优化物流园区布局。
孙倩认为可以借鉴美国芝加哥的发展经验,同时规划发展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和大宗商品物流中心以及期货交割仓库等设施设备和企业,进一步带动一批基金、保险、银行、交易所、物流金融和供应链金融等金融企业的创新与发展,从而形成“物流中心”和“金融中心”相互促进的发展新格局。
不少委员、专家提出,产业层次水平低、支撑服务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乱等问题均是制约济南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济南大学物流研究中心主任葛金田表示,济南的物流业标准化体系建设相对滞后,以专线为例,货物在运输过程中缺乏基本设备的统一规范,严重影响了物流基础信息交换和作业效率。
马黎明提出,目前济南尚未建立起职能明确、权责统一的物流管理部门,多部门管理体制阻碍物流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应改革现行物流管理体制,可以借鉴成都等地经验,成立济南市物流业发展办公室(或物流发展局),作为唯一主管部门。”葛金田说。
“要重视专业物流,做大产业集群。”济南市政协委员、山东博远物流发展有限公司总裁郑少芙认为应打造以主导企业为核心的产业集群。
据悉,济南市将围绕“打造区域性物流中心”,着力实施物流园区建设行动、物流产业提升行动、特色物流打造行动、物流模式创新行动、物流产业强基行动等“五大行动”,并抓好物流信息化标准化建设。